第142章 有何资格-《红颜将策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整个金陵城,都被桓王府今日这浩浩荡荡的阵仗吸引过来了。
    真是个新鲜事,没想到活着还有机会见到这样的场面,路边的老人家都啧啧称奇。
    也有人真心为桓王高兴,毕竟桓王乐善好施,对于贫苦百姓来说,他是最亲民的那位皇室。
    人都说若是遇到困难实在无力解决,可上登乐观求桓王。
    无论事情大小,桓王能帮则帮,因为百姓对桓王是发自真心爱戴。
    看着楼下一派热闹景象,百姓们夹道欢迎桓王归来,程寄书不自觉就湿润了眼眶。
    天启三年,雁州的百姓,也是现在一旁,夹道送别父亲。
    那一年,她才十三岁。
    看着百姓们发自内心对父亲的不舍,程寄书心里也很难受。
    父亲出城的时候,她穿着铠甲和母亲站到了城楼上。
    旌旗飘扬之下,她朝父亲跪拜告别。
    这一跪,若有守城的将士都跪了下来。
    父亲朝她用力挥了挥手,潇洒地转身,融入那长河落日的尽头。
    谁能想到,那是她和父亲想见的最后一面。
    如今没想到在这金陵,竟然也看到了这个景象。
    讽刺的是,金陵的百姓是欢欣迎接他们的桓王,凭什么雁州的百姓却是要悲伤送别程帅。
    呵!
    程寄书看着那远处的马车,一点点攥紧了拳头。
    不知桓王,可还记得自己犯下的错?
    不知桓王,这几年,可还能睡得安稳?
    彼时,桓王府门口。
    二十几年来极少打开的桓王府正门,今日却打开了。
    府门口张灯结彩,连门上的铜环都铮铮发亮。
    府前,桓王府内一众仆从家丁有序,恭敬地等候前方马车的到来。
    若有心人注意,这桓王府倒是老仆巨多,这些年来,桓王府真当固守冷清,这些老仆就是证据。
    而少数的几个年轻人,也是这些老仆的后代。
    在这些人里,最中间的是府内最有身份的老管家,平日里打理着偌大的,没有主子居住的王府。
    当马车停下的时候,玄参拉起车帘,车里赫然坐着两个人。
    一个是穿着道袍的桓王,旁边是一个年轻戴着银质月牙面具的年轻男人。
    第(1/3)页